七十载语言春华秋实,百年来文学红色传奇。11月20日,人文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2019级博士党支部以“党的历史与语言文学互照”为题联合开展主题党日观摩活动,共同收获中国共产党与语言文学的历史写照。人文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朱政,人文学院副院长、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王双成,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重来,教工第一党支部教师党员,2019级博士支部学生党员参加活动,学院各党支部书记列席观摩。2019级博士第一党支部委员石雯秋主持活动。

活动开始时,朱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联合了教工支部和学生支部,让老师和同学们在支部活动中增强交流互动,这种以党建促进学术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师生党员思想共进,学术共成长。在微型党课环节,2019级博士党支部书记代宗艳以《语言生活书写时代编年体——中国语言学研究70年》为主题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代宗艳谈到,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四个方面: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不只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且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种语言都蕴含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世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来自2019级博士支部的党员郭如如以《红色基因,百年赓续——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为主题,生动描述了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她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新文化运动讲起,画面一帧帧展开——中国工农运动与“革命文学”;中国左翼文学与抗日文艺;延安的运动与国统区文学;全中国文艺工作者的聚合……历史是生动且富有真实的画面感,演讲人把与会师生带入了历史的长河,让大家深深地感受着党的光辉历程与文学发展的相伴相行。

微型党课之后,王双成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他谈到,活动很好地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研讨的内容也很深刻,今后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学习形式,使支部共建在参观红色基地、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进一步延伸拓展。

自由讨论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刘红妮老师结合专业研究畅谈了党的历史与发展。穆莅晔同志就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电影业的蓬勃发展进行了交流;刘燕同志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认识。

活动结束时,大家纷纷表示,语言和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传递思想、情感、知识,文学诉说故事、情节、波澜。二者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努力学习和提升的领域——用精准的语言和唯美的文学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
(供稿、摄影:人文学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