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委组织部的统一要求,学院党总支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讲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为申报学校的“党史开讲啦”党课竞赛活动作选拔等工作。
4月21日上午,第一党支部在党建工作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支部书记上党课。第一党支部书记王明顺根据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党史学习要求,作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由王明顺同志主持,吉友恒同志记录,支部全体党员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分享心得。

王明顺同志从“科学的理论指导、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组织优势、坚实的群众基础、彻底的自我革命”五个方面,结合视频资料,生动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一叶扁舟到巍巍巨轮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我们党选择了并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他同时谈到: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大量史实也表明,我们党拥有强大的组织优势,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永远和群众鱼水情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一路走来,无论时代和环境怎么改变,我们党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通过本次党课交流,进一步推动了第一党支部党员党史学习的深度。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我们这个百年大党一定能在历史的进程中,奏响民族复兴更加壮丽的乐章。
同日上午,第二党支部进行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书记潘国强根据党史学习教育要求,讲授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轶事》的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由潘国强同志主持,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热烈讨论发言。

潘国强同志从外交常识知多少、外交理念与实践、外交金句与天团、新时代使命与作为四个方面,结合历史视频资料和逸闻趣事,生动的讲述了中国外交史。
他从几个外交小常识作为切入点,与支部同志们提问互动,吸引大家的思考和讨论,生动的介绍了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与180个国家建交、大使馆和领事馆的区别、和外交“伙伴关系”的分类等小知识。

随后,他介绍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外交理念与实践的四个主要阶段。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独立自主”、“不结盟”,到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再到90年代末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一直到现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外交走过了一个漫长的成长旅程。1979年1月29日—2月5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大大改变了中国领导人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形象,也进一步开启了中国外交之路。如今,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党已经带领中国,带着大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走遍世界。
近年来,我国外交部在各类事件上的发言表态愈发游刃有余、有理有节,持续圈粉,频上热搜。这些恰如其分的回应,既展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的外交智慧,也印证了“中国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天团的智慧与高光时刻。
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不但进一步促使党员干部从学好党史到讲好党史故事的转变,更重要的是通过讲党课,进一步提升了党的干部会讲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从而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供稿、摄影: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